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红色

研学旅行|开发博物馆红色资源 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2022-01-20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在国家课程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德育课程,隶属于思想政治学科。在落实五育并举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德育课程作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主要途径。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情感上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些要求就是对小学阶段如何进行爱国情怀培养做出的具体说明。热爱共产党和热爱祖国是分不开的,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党的统一指挥领导下实现的,所以爱党也就是爱国。


北京市丰台区博物馆资源较为丰富,为了深化课程育人及协同育人的作用,我们选择了身边的博物馆,开发了研学课程。这样的课程开发是依据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以及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说到“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


基于时代的发展和课程的相关要求,结合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我们选择了身边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学习资源进行了课程研发,从而为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的新方式做出了尝试。


精选博物馆资源,编写研学任务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中国全面反映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馆,用好抗战馆资源为学生学习新中国建国史、建党史以及认识共产党在中国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抗战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了解甚少,多停留在碎片化的知识上。如果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对抗战结果的粗浅认知上,缺乏对抗战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抗战精神,更谈不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由衷热爱之情。基于此,我们认为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资源恰恰能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的抗战模拟场景,帮助学生触摸那段真实的历史,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感。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在多次走进抗战馆进行实地考察、主动学习后,我校教师们在不同主题的展览中选择了这些适切的教育资源。



01
精选资源,确定教学目标


馆内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遴选并有效利用,还要聚焦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能增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在梳理小学阶段多学科教材中,我们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部分内容和五年级语文课——《冀中地道战》这篇课文在内容上有相互契合的部分。以往学生对 “地道战”的了解多停留在文字上,理解不够通透,多少会有一些疑惑。因此,我们决定以“地道战”为切入点,展开探究多种游击战形式的教学。为了使课堂内容更聚焦,最终我们选择了“地雷战”“水上游击战”“地道战”三种游击战作战形式为主要探究内容。


在博物馆资源的有力支撑下,我们最终确定了下面的研学目标。


(1)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感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伟大抗战精神,萌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通过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对地道战、地雷战和水上游击战等作战形式的探究,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和聪明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02
编写任务单,正确引导

有了教学目标引领,设计编写任务单成为了首要任务。研学任务单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做到图文配合,既有直观图像,又有问题引领,从而起到学习支架作用。比如,地道战的任务单上标注了地道模型,便于学生在展馆内锁定探究目标;任务单上还有歌曲《地道战》的歌词,便于学生从歌词中发现地道战区别于其他游击战的特点;在任务单中还有需要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学习的板块,便于学生记录。如此一来,一张任务单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便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



增强体验,多方式开展课程实施


课前努力挖掘,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准实施教学。在课中,我们以“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民众是怎样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的?”这一问题作为研学的核心问题,带领学生走进展馆开展三个小组的馆内探秘活动。


第一组学生通过对馆内“地道战”模型的深入探究,了解到冀中平原的军民面对敌人的扫荡,虽不能借助地形地势进行有利的战略布防,却可以因地制宜在地下挖出可攻可守的“地下长城”。敌后根据地的军民没有武器与敌人对抗,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农具挖出地下工事,将劣势转化成优势,凭借地道令敌人进退维谷。敌人先进的武器装备得不到应用,又对地道不熟悉,只能被动挨打。地道中的岗哨、地道口、陷阱、水渠、烟道以及通道走向都在模型中展现出来,成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靶点,便于学生去发现,找到地道机关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党领导的游击战中人民群众迸发出的力量与智慧。


第二组学生通过对博物馆内各种地雷展品的探究,借助学习单提供的布雷技巧以及爆炸大王—— 李勇的故事,感悟到在没有武器和作战部队支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派出党员和军队指战员,放手发动群众,指导民众自己制造武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挥聪明才智,变废为宝,实施敌后民众持久抗战。民众的爱国热情高涨,地道战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三组学生通过对“大抬杆”的探究,认识到水乡民众在党的领导下是如何将生产生活工具变成作战武器,痛击敌人的保运船的。任务单上 “大抬杆”和“土坦克”等小资料,让学生了解了雁翎队运用的武器是什么,以及武器怎样使用,从而破解游击战取胜的秘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的民众是怎样进行武器创造,有力打击敌人的。


运用博物馆内的展品、模型等资源开展探究学习使书本上的文字可视化,问题情境化,研究多元化。参观交流的过程让学生逐渐走近模拟历史情境,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研学的作用得到了凸显。



激发兴趣,让活动内容合理延伸


经过这次博物馆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了抗战的胜利凝聚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而抗战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发扬抗战精神是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学习形式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他们又一次次自发走进抗战馆主动去学习,积极担当抗战馆小小讲解员,编写手抄报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他们知道的抗战故事和抗战英雄。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左权、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的故事,学生们讲起来都是如数家珍……



教学反思


通过博物馆探究学习的不断实践与反思,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与大家共享。


精准甄别内容:由于博物馆课程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其受众人群不仅仅是小学生,为了更好地撷取博物馆资源,适应小学生学习,必须对庞杂的馆藏资源进行有效的甄别,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精准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确定后离有效教学还差着一个课程的距离,学生通过探究任务单作为学习支架才能准确聚焦学习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精心设计任务单及其内容。


精准定位教师作用:教师在博物馆教学中一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博物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只是充当一个活动组织者的角色,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没有沉浸式学习,只是简单的参观,这无异于走马观花。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在博物馆教学中的角色应定位为如下几种:学习者、合作者、指导者。这要求教师在学生出现疑惑的时候适时答疑解惑,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追问,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在合适的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厚植爱国情怀。


在开展博物馆研学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萌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不断探究与深入了解逐步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走过了怎样的光辉历程,自觉地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与传承者,厚植爱国情怀的目标即可达成。博物馆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开辟了另一个场所,让思政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逐渐让学生由一个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内容来源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第10期

作者单位 |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