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课程设计主要遵循的原则
2022-01-20
研学旅行是以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校外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实现不同的教育意义,明确的研学目的能避免研学旅行沦为走马观花的旅游或游玩。此外,研学课程设计还要和小而具体的研学目标相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可接受的、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研学旅行后有收获,有成长。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性原则是第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把教育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才能避免“只旅不学”或者“只学不旅”的现象。课程属性的研学旅行属于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国家赋予它的课程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以“育人”为出发点,凸显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并要与其他课程一起,共同实现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教育目的。研学旅行不同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或者课外活动,并非以“游”与“玩”为主,休憩与放松只是其中一个作用。一般而言,研学旅行课程必须有明确的主题、目标、内容以及相应的评价方式,并且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通过“游”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学生不是漫无目的地行走和观光,而是带着“脑子”走进自然和社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升认知水平和各方面素养。学生在旅行中有所思、有所获,研学旅行才具有了真正的教育意义。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园,到更加真实的、与日常学习生活不同的环境中去,通过开展各种实地游览和参与体验活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亲近自然、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首先,学生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实践主体。在研学旅行中学生要学会自主思考、提高思辨能力,还要学会动手、掌握各项实践技能。其次,研学旅行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支点,通过各种探索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活动方式多样,主要包括参观游览、社会调查、观摩体验、实验操作、信息收集等。研学旅行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模式,研学实践课程设计特别要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学习,更强调要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
系统性也可以称为综合性,表现在研学旅行课程没有明确的学科之分,但囊括了历史人文、地理、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等各领域的内容。《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它强调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合理运用各门类的知识内容和各种技能手段,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获得整体核心素养的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好地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站在综合育人的高度,研学实践课程设计需要进行学校内的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甚至是跨界整合。结合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自然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