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第六军缴获的缝纫机
4月7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时表示,东北抗联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要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把今天的事业干好,在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业绩。
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的文物讲述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激励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院内,停放着一辆保存完好的旧式有轨电车,它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1932年秋,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地下党组织非常重视电车工人力量,赵一曼经常到电车工人中进行抗日宣传,引导一批富有爱国思想的青年工人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
1933年4月2日晚,伪满宪兵王文昌把电车乘务员张鸿渔打伤。对此,电业局领导不但不同情,还责骂工人给公司惹了祸,声称要开除张鸿渔,这激起了电车工人的极大愤慨。
赵一曼得知情况后,召集200多名工人开会,宣布罢工。工人们深夜刻印《电车工人告哈尔滨市民书》,把200余张标语和7幅揭露伪军警、宪兵打骂电车工人的宣传画张贴在主要街道和电车线路沿线的墙上、电线杆上。3日清晨,人们看了标语传单,谴责伪军警欺压电车工人的恶劣行为。
日伪统治当局迫于舆论压力,答应了工人们的5项复工条件,电车工人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
《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
刘强敏介绍,19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珠河县(今尚志市)创建了珠河游击区,并迅速扩展到宾县、延寿等地。日本侵略者从1935年春季开始对珠河游击区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彻底切断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
对此,珠河中心县委恢复了反日会和农民自卫队,建立了新区,成立了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吴景才被推选为县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并于1936年春发布了《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揭露了日军对我根据地的残酷烧、杀、抢、夺和实行归屯并户、保甲连坐等法西斯统治政策,号召被赶走的农民群众回到反日区、根据地来进行春耕生产。
此布告是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冯仲云起草、县委秘书于保合刻写油印的。这份布告在刻印上很费工夫:因布告不同于一般传单,字要大、笔画要粗,普通铁笔太细,于保合想办法用留声机头上的粗唱针代替。又因纸张大,钢板小,就找了一块大青石板,把蜡纸铺在上面描刻而成。在布告落款职务和年月处盖有“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印”红色公章。
东北抗联第六军缴获的缝纫机
东北烈士纪念馆内展示了一台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产的“辛格尔”牌缝纫机,是1936年春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在一次攻打集镇的战斗中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同年,第六军在伊春林区建起了被服厂,厂长为裴成春。1937年2月,被服厂遭到破坏,裴成春带领十几名同志到四块石山上重建了被服厂。在搬迁途中,张姓战士背着这台缝纫机机头,夜里钻树林子时碰断了挑线杆。到四块石山后,铁匠王师傅把断了的挑线杆用子弹头压接上去,修复了缝纫机。被服厂的同志都很喜爱这台缝纫机,用它给抗联战士做了大量棉衣和子弹带。
刘强敏介绍,1938年3月上旬,被服厂得到敌人进山“讨伐”的情报,决定转移。裴成春带领大家把这台“辛格尔”牌缝纫机和其他几台缝纫机背到离被服厂较远的四块石山附近的树林里,分几处埋藏起来。3月15日凌晨,日伪军突然袭击被服厂,裴成春率领同志们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并带领李敏等同志冲出了敌人的包围,转移到格节河密营。
1975年秋,工作人员在山里发现了这台缝纫机的架子、皮带轮和脚踏板,第二年秋天又发现了机头,1978年全部移交东北烈士纪念馆。
延伸阅读
近年来,东北烈士纪念馆依托馆藏上万件革命文物,推出了“红色记忆——革命文物的述说”“民族危亡时刻——东北抗战与全国抗战专题展览”等多个专题展览和“云端展览展播”“云端主题活动”等线上内容。2020年,推出“战火中的旋律——东北抗联歌曲云展播”,讲述馆藏文物《东北抗日联军歌集》背后的故事。纪念馆还通过流动展览小分队和红色故事宣讲团队,走进基层、走向全国各地,将红色种子广泛播撒到群众心中。
据统计,东北烈士纪念馆共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4500万人次,目前年接待观众超百万人次。现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形成了以东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烈士遗物为核心资源,辅以全面反映东北近现代历史的文物藏品体系,成为研究东北抗联历史的重要阵地,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窗口,展示党史的重要平台。
来源:中国文化报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