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袁利平,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
道德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中。[1]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基于对教育价值追求的认识所作出的正确选择,更是党对国家教育长远发展规划的理性把握。马克思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认为道德起源于劳动,道德的本质也在于劳动。[2]换言之,道德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劳动,道德的实现离不开劳动。但劳动只有与教育相结合,才能化为强有力的手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3]从道德视阈审视劳动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时代要求,也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劳动并不是简单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付出,也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在劳动过程中,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之外,更凝聚着人类无差别的美好情怀和人性的道德光辉。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道德哲学蕴涵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的道德主体界定、道德能动作用、道德行为责任和利益关系选择四方面。
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道德主体。在劳动教育的道德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乃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前提。[4]根据劳动教育主体的不同层次,我们可将劳动教育的道德主体划分为政府、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等主体。政府在推行劳动教育时,其主体性体现在对劳动教育本身的重视以及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同时,劳动教育的开展必然会使学校成为未来优秀劳动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师也必然会成为劳动教育实施的最重要的力量。学生既是劳动教育的对象,更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学生需要在明确劳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主动把握自身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素质和品质习惯,投身于创新劳动实践,以求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吃苦耐劳和积极奉献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对劳动教育过程中的道德主体予以重视并释放道德主体的巨大潜能,在劳动教育道德蕴涵发挥的过程中,也应以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劳动教育中的道德主体具有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内在意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的行为选择。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当属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能动作用最为明显。因为学生基于科学劳动知识与正确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劳动实践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学生自主意志选择所带来的外在行为表现将会产生持续影响。学生也会面临判断自身是否适合劳动以及如何劳动等价值选择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接受劳动教育的对象,更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学生主体通过对劳动内涵的理性把握和劳动活动的正确实践,将促进自身的道德情感向稳定的道德行为转换。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认清道德主体的道德能动作用,提升各类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的劳动能动性,以充分调动主体的劳动热情,发挥主体的道德能动作用。
意志可以支配并决定主体的行为,同时主体也因为这种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从国家层面给劳动教育树立的榜样来看,政府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体现了国家意志,政府统筹规划与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也表明了国家的道德责任意识。学校和教师在劳动教育中应承担学生引导者等角色,通过教育将劳动行为的责任意识传授给学生。当然,劳动教育中的学生在基于主观能动选择之后,需要磨砺的是劳动中的道德责任意识和责任承担,使之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奉献情怀的劳动者。
劳动不仅造就人,也给予人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一个人必须学会以社会为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以实现人格自由与社会和谐的对立与统一。[2]在对劳动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之后,学生通常具有对劳动进行选择的能力,但在作出了这种基于知识和情感的行为选择之后,就得承担其带来的一切后果及责任。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要将对学生劳动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视为重中之重,以提高学生劳动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利益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道德的基础。劳动教育中所涉及的劳动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充斥着多样的社会关系。处于劳动实践中的劳动者应该为社会共同利益而劳动,个人利益应该让位于集体利益。[6]因此,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态度与实践技能,更要培养他们正确处理劳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学生只有拥有了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利益冲突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人的道德的形成使得人更加注重精神层次上的追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动力,这体现了道德理想的现实超越性,具有强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劳动教育中的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面对多样的利益选择时,拥有道德的人将不会过分看重世俗及个人利益。坚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是我国社会处理劳动道德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应当坚持、贯彻的道德行为原则。[7]培养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甘于贡献劳动智慧和力量的未来劳动者,这是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崇高追求。
“劳动教育在现代社会实现自觉转型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这在劳动教育上就体现为其价值理念的建构和现代性的转换。”[8]为了传承优秀的劳动传统美德,实践劳动教育的道德内涵,我们在描绘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时,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道德立场。
劳动者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对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及生命价值追寻的本能渴望。[9]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回归生命本体,其目的也是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在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同时提高其精神境界。劳动教育应使劳动者用崇高的道德生命思维去明确劳动人才自身所应有的道德准则。因此,为达到劳动者作为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存在,劳动教育中的道德应站在探寻崇高神圣的道德生命的立场上。
人的存在只有在道德中才能得以实现,保持自我真实的存在既是成就人的德性的首要前提,也是一个人幸福的真正所在。[10]在劳动教育指导下开展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上述道德存在转换的一条重要路径。此外,对劳动者生命的敬畏与关爱也是劳动教育应有的道德立场。整个社会迫切需要构建劳动在致富中的公平公正地位,重塑劳动在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中的尊荣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道主义强调劳动及劳动者神圣,并认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必须要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以实现劳动者自身的解放。可见,道德给予了人安身立命的根据。[11]道德在通过对人的内在改变的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存在的生成,参与了人的世界的真正建构。这就是道德力量和劳动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境界的原因所在。
人内在的社会属性规定在劳动过程中,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是道德的核心内容。个体的存在作为德性的基础,既是独立的,又具有与人共在的社会规定,追求存在的完善的过程中也相应地会涉及成全他人、成己与成人的关系的问题。[12]马克思劳动概念中的主体间性充分说明了基于现实的社会交往实践,在根本上也是以谋求人和人之间劳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为目标,从而实现主体之间真正自由和谐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水平通过劳动实践中的互助合作将得以不断提升,其内涵也将得到不断丰富。因此,学校劳动教育的道德教化需要学生回归善良之本性,在劳动中践行互助合作的道德要求。学校劳动教育应提倡学生之间合作互助,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努力构建平等、互助和合作的生生关系。具体来看,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将合作精神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分工合作和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共享劳动成果。
追求自由和实现公正是建构现代社会劳动制度应有的价值观。劳动在造就人的同时给予人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劳动教育为维护劳动的公平正义,应将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公平正义,劳动成果评价的公平正义。崇尚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立场意义。[13]首先,做到对劳动及劳动者的尊重和保障劳动者应得的基本权益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不可存在任何无视规则和蔑视劳动者及其成果的行为,因为这都违背了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其次,生命的权利虽是平等的,但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不一样,其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有差别。每个人因其贡献不平等而报酬上存在相应的不平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所以既要给予劳动者公平的劳动机会,又要保证和推崇由于劳动效率和个人能力大小所带来的相应的不一致的劳动报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以促进社会的大力发展。只有劳动效率的普遍提高,公正原则才愈能反映和体现全体人民的利益、要求。效率提高是实现更高程度上人民的平等和公正的前提。[14]
在任何的道德现象中,相关的道德主体都是集权利与义务于一身的统一体。但就劳动中的权利而言,劳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道德责任。人类利益的实现必须以劳动为前提,利益的实现需要人类为之付出体力和脑力的、充满艰辛的劳动,而劳动实践过程中也难免会遭遇利益的选择。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利益选择的正确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价值观念。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归根到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发展,正确的利益观必须始终坚持以集体利益为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统一,以求个体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对自由的个性追求,促进社会的真正进步。这体现着个人的道德责任和集体的道德权威。[15]
在劳动教育中,能视人类共同命运、天下一统的公共利益高于一切,这不仅是社会公德的原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修养多少的体现。[16]追求社会大同的道德理想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在崇尚国家利益和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实现个体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劳动教育不仅对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劳动教育更具有道德上的意义与价值。
勤劳始终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美德之一。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因此,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教会学生正确劳动,是新时代劳动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勤,就是勤劳,就是勤奋刻苦、勤恳节俭。古人讲勤能补拙、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都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劳动的结果,社会主义事业是奋斗出来的。[18]勤劳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它实际上超越了法律上对人依法参加劳动规定的强制性,是人们的一种自觉作为。而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此伦理原则,形成更高层次的劳动态度。
当然,通过劳动教育对传统劳动美德的弘扬和升华并非易事,学校劳动教育应做到在提高学习者自身的道德觉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带领其认真分析传统劳动道德中的精华并剔除糟粕,结合新时代我国先进劳动模范典型人物事迹,使其成为文明的有道德的新时代劳动人才。
劳动教育作为以劳动为中介的引导人的心灵迈向善的实践活动,应回到自然、与自然建立起恰当的联系。作为自然与学生个体的联结媒介和工具,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复归自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解决了人与自然断裂的现代性问题。此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大自然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出的必然要求。自然资源是劳动发生的直接对象和物质基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一再扩展对大自然的开发。人类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利用使得生态危机等问题不断涌现。从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出发,对自然资源加以全面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这是劳动者应当履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14]因此,生态劳动教育在学校劳动教育中必不可少。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并调节自身的行为,在敬畏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进而调整和改造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20]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个体的人,而道德是群体性的人社会性生存的自然表达和基本维系。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维持人与人良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当今社会,人的交往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人的交往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世界是交往的世界,个体是交往的个体,劳动承担着人际交往、感情联络的重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适度的交往伦理。[21]
劳动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在此过程中,个体的社会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的表现。在劳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类矛盾或冲突,这时,道德作为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将帮助人们进行社会良好关系的重新建构。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常将劳动教育视为德育的一部分。[22]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脑力劳动,学生应在学习中学会彼此合作。通过这样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整个人类历史可以理解为不断追求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过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衡量尺度。人类社会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对这个道德伦理价值的追求。[2]劳动教育的核心意蕴在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人的道德发展的价值目标。劳动教育旨在展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主体性,使人获得身心解放,促进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实现。
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劳动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劳动之外,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环境,帮助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各种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更能全方位地体会劳动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体现劳动教育的道德力量。
德性是能保证成功的那些品性,正是遵循这些能使实践活动成功的人类行为所必需的品性可以实现好的目的,因而其被尊奉为德性,以保障社会活动的成功。[11]我们挖掘劳动教育道德图景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德性的养成。
劳动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内隐着丰富的德性教化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德性潜质,涵养学生责任、创造、韧性、恻隐之心、良心、实践智慧、公共精神等德性品质,引导学生趋向道德生活,逐步成长为德性完满的人。[25]将学生培育为德性完满的人,引导其趋向良善的生活,劳动作为教化的方式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涵养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趋向于德性完满的人。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不断挖掘劳动教育道德蕴意的知识元素,学习掌握有关道徳的基本知识,并且将其融入具体的劳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德性生成,将其列为劳动教育中道德研究的首要前提,让学生在实践道德之前想了解道德,进行知识上的洗礼。
在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学习并领悟劳动教育的内涵,挖掘并发挥以劳育德的优势,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劳动人才。劳动和劳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劳动育人”的化身,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时刻把握这一点。[26]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以及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向学生传授劳动教育的隐性价值
通过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和引导他人,促进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因此,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是构建充满德性的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那么,新时代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作用?首先,必须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树立更多的劳动榜样,促进和提高学生对劳动模范的强烈认同感。其次,切实完善模范人物的奖励和保障机制,做到客观公正的道德评价,崇尚模范的氛围和保证英模辈出。各行各业都是劳动岗位,都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创造劳动伟大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用富有道德和时代气息的光辉来点亮学生的心灵。[27]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影响,可以引领学生的思想脉搏,让学生明白幸福的获得和梦想的实现只能靠持之以恒的勤奋劳动。
古往今来,一切对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很重视道德修养,都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接受劳动教育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道德、加强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使自己成为合格人才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德性的教化是以自由为基础的,德性的实践和善的获取是在自由和自主之上的自愿选择行动。”[28]具有道德性的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参与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人人都需要提高修养,要有立志使自己成为有崇高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坚持长期锤炼。主体性的增强可以规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避免陷入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职业误区。因此,为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德性的自我修养是核心所在。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并促进自身劳动观的树立,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生主体对道德修养的追求是学生稳定道德行为实现的前提,只有自觉追求自身德性成就的人,才能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在面临道德选择的境遇中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实现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真正价值。
在劳动主体自我修养的提高实现之后,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道德规范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的必要补充。理性的规范是主体劳动道德实践自主意识的补充,是一种要求与约束。道德实践的自觉向度要求劳动主体对道德规范进行正确合理的自觉把握。相对于内在的德性,规范是一种律令,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每个个体的行为管制。规范可以促进个体德性的养成,个体内在德性的构建往往是以外在的规范为前提的。因此,德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认定为外在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品格。[12]如此看来,从国家层面制定科学完备的劳动教育大纲来规范学校和学生行为、让劳动教育做到有章可循显得尤为必要。当然,只依靠外在的规范要求是不够的,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对拥有内在道德品格的人才会起到规范作用。学生德性的养成最根本的还在于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的确立,外在的道德规范应该与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道德价值、达到完善的道德秩序,这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内在道德品格对外在道德行为的担保。
只有德性得到现实的确证,才能成为劳动人才的稳定品质,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还离不开化德性为德行的实践过程。学生在劳动中的道德建设除了需要教育和规范之外,更需要接受道德实践。道德的培养和形成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在此过程中,家庭、学校、教师和社会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力量,层层落实全员实践的道德氛围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的终极保障。劳动教育中的道德实践除学生自主实践外,还需营造全员道德实践的氛围,以助力于构建真正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国家需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在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资源保障;学校和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变简单的说教为生动的实践,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帮助学生在助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体验奉献的乐趣及自身的价值;家庭教育需要教会孩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社会应全力配合学校劳动教育,积极主动地向学生开放劳动所需的各类场地和提供劳动器具,不断进行劳动内容及方式的创新和探索,激发学生劳动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学生个体在主动参与劳动的同时,要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为将来劳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劳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教育观念转换极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人类知识共享时代到来的背景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将让位于人类德性的成长,“立德树人”也说明了德性的培养必将重新回到学校教育舞台的中心。劳动作为人的德性培养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坚持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其脑袋里装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其是否具有善良的德性、崇高的境界、执着的追求和美好的修养。[30]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6.
[2] [5][23]黄云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7-224、128、106.
[3]顾明远.高度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组织[N].中国教育报,2019-05-04(002).
[4]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7] 刘进才.劳动伦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30.
[8] 袁利平.劳动教育:让身心获得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19-10-29(13).
[9]梁莉,张东旭,姜一.关于劳动者生命道德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4).
[10]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73.
[11][24]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46、108.
[12][2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48-149.
[13]李建华,蒋直平.论劳动的道德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7,(4).
[14] [19]王听杰,乔法容.劳动伦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197-200、111-126.
[15]朱金瑞.道德哲学读本[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6:100.
[16]谌海超,万丹.道德哲学的个体、集体观与德育方法[J].求索,2008,(8).
[17]杨天平.论人的全面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
[18]刘继生,汪家容.个体劳动者道德读本[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23-30.
[20]肖绍明.数字时代,重新定义劳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11-28(005).
[21]马唯杰.劳动伦理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145.
[22]张丰.深刻理解“劳动”的属性[N].中国教育报,2018-11-14(009).
[25]赵荣辉.劳动德性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6,(1).
[26]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27]曾天山.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N].人民政协报,2019-05-08(010).
[28]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93.
[30]张志勇.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J].教育研究,2019,(3).
授,博士生导师;陈川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6期,第12-17+31页。
摘 要: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都必须以道德为前提。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挖掘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注重加强劳动主体的道德修养、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道德规范和层层落实全员实践的道德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德性之养成,成就未来劳动者的德性人生。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德性养成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18JZD053)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高教研究前沿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