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教育部:劳动教育考核结果作为高校毕业依据之一

2021-08-30


据教育部网站2021年8月24日消息,教育部日前正式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刚要》)。


《刚要》明确,高校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学校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


按照《刚要》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课程内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


大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劳动教育评价方面,《刚要》指出,在大学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高等学校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何为劳动教育?


有教育无劳动,曾是家长、老师的一块“心病”。不少学生上知天文地理、下懂自然科学,所学之广博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也常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闹笑话,“高分低能”现象不少见。劳动机会减少、劳动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后来,随着应试教育压力的加大,劳动课逐渐被边缘化,学生整天埋头于书本,很少有时间参加劳动。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导致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会劳动、不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的现象。


劳动教育,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换句话说,课堂学习、实验室做实验、写学术论文等文化学习,都不算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干出来的”,要让学生有“劳”的体验、“动”的经历,实现教育与劳动有机结合,才能避免“讲劳动”“听劳动”的现象。


人工智能时代了,劳动教育过时了吗?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让劳动教育“不缺课” ,让学生劳动课“不挂科”,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人疑问,如今都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时代了,还有必要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吗?俗话说:不苦不知甜滋味,不劳不懂柴米贵。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智能技术,刚好还可以用来为劳动教育必修课作科学考核。


教育部鼓励、支持各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劳动教育过程记实评价,将推动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这意味着,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实打实地影响升学和就业。


将劳动教育纳入毕业考核,十分必要


有教育无劳动,曾是家长、老师的一块“心病”。不少学生上知天文地理、下懂自然科学,所学之广博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也常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闹笑话,“高分低能”现象不少见。劳动机会减少、劳动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让劳动教育“不缺课” ,让学生劳动课“不挂科”,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纲要》一出,迅速引发广泛讨论。相关话题#教育部称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劳动教育考核结果作为高中和高校必要依据之一#等累计阅读量已经超过千万。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大多数网友对劳动教育表示支持,认为劳动是当下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部分网友对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程度提出质疑:以前的劳动课本都是摆设。


事实上,近年来,加强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识。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列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教材局专门组织研制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面向各地和学校提供专业指导。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劳动教育将获得更高关注度与配套的细化措施。


媒体评论:推进劳动教育不妨“清单化”


从一年多来的实践看,劳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逐步得到体现。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各个学校之间效果不平衡,一些学校随意性很大,内容单一,甚至沦为形式。有的将其过度窄化,以“智育”取代劳动教育,单纯通过在课堂上教知识、讲劳动来实施劳动教育。有的则是过于泛化,以将劳动教育融会贯通到日常教育的名义,将学生上文化课、做练习题,到实验室做实验等一切学习活动都归于劳动教育。


此次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劳动教育就是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鉴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宽泛,教育部门不妨以“清单化”管理加强指导,防止窄化泛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正面清单让劳动教育更加具体,为各个学校提供指引和遵循。


同时,开展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调研评估,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给劳动教育窄化、泛化、异化的常见表现画画像,列出负面清单。相信有了正面、负面清单,各级学校对于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能够有更加清晰准确的答案,更好地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资料:

腾讯网:快评丨人工智能时代了,为何还要提倡劳动教育?

教育部:劳动教育考核结果作为高中和高校毕业依据之一

东方时评:推进劳动教育不妨“清单化”
本文转自:高等教育传播与舆情监测实验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