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 研学游基地
2013年政策首次提出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4年4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 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2014年8月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 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2015年比较与2009年的国发41号文、2012年的国发31号文,本次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有新突破。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 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注意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开展。 2
3
4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5
2016年十一部委正式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做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 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井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2017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正式官方公示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招考改革的推动下,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的青睐,成为教育与旅游的跨界新宠。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厅函〔2018〕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45号)精神。 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拟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377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等26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2019年,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使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时有了基本的准则。 对引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以满足研学旅行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填补标准空白。 《纲要》指出,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工作报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方案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许多景区、研学基地引进智能机器人提供无接触式服务,保障了防疫安全,更是为旅游和研学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 疫情期间,红星智能机器人在河北邢台抗大陈列馆、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河南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广西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研学基地,通过智能化交互方式组织知识擂台赛、发放电子毕业证或纪念章、让每位游客在自己的微信群中分享良好成绩的快乐,彻底改变了目前纪念场馆到此一游“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的遗憾,为这些场馆展开智慧研学、智慧党群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6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日
7
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8
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 地或营地”名单》
9
教育部公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10
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研学旅行指导 师(中小学)专业标准》
11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2
2020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五育并举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14
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15
2020年7月,研学旅行新业态新模式
16
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进一步补齐我国研学旅行短板的建议”时,教育部透露,正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 明确提出学校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承担的部分,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相关服务由学校之外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学校可代收代付相关费用,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具体政策,由各省制定。 通知指出,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实践教育活动品牌。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发挥农事节庆教育价值,为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提供实践课堂,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决定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在劳动教育方面,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在评价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中央财政从“十五”起至今一直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不断丰富和充实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经济格局下的文旅融合,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0年12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12月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文件工作推进会,对教育系统抓好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地落实进行安排部署。2020年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
17
2020年9月《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
18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
19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注:本文转自教育部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