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农耕劳动:助教育回归本真

2022-05-14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25日第14版“区域教育”


图片


    农耕有助于疗愈精神疾病


在天地之间安身立命,重塑三观。
人生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安身立命”,好的教育应该首先解决安身立命问题。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不仅是青年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自私小我是痛苦的根源,只有利他、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找到幸福。“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农耕劳动能切实激发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将青年学生自觉、自愿地引向广大乡村建功立业,也有助于解决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欠佳的问题。

图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现如今精神、道德、情感匮乏,甚至没有感觉、没有表情的“空心人”越来越多。在一个耕读教育的交流会上,有妈妈哭着说:“我的儿子上了一个好大学,人们都说他优秀。可他只在要钱的时候才给我打电话,说多了就不耐烦,再多说就直接把我拉黑。如果孩子从小接触耕读教育,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教育的“失魂落魄”,主要体现在感觉、情感、道德和精神的缺失。农耕劳动能够让学生亲近乡土、亲近社区、亲近大自然,从而亲近自己,在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中,培养丰富的感知和情感,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有助于解决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问题。

图片

农耕劳动能够让教育回村,带动乡村振兴。农耕劳动将课堂与大自然、与生活、与乡土联系在一起,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还可以解决沉迷游戏和手机的问题。

大量实例证明,农耕和田园让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大社会、大自然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在丰富生动的实际情境中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图片

因此,开展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农耕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在校园设立“开心农场”“耕读园”,还要种上粮食、蔬菜。一片土地就是整合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和课堂,在劳动实践中活学、活用知识。开辟食农学园,开展农耕劳动教育和自然教育,乡村学校具备天然优势。

比如可以将《诗经》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打破诗歌艺术与科学的学科界限,将天文、地理和人文融为一体。乡村学校在这方面之所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培养孩子整体综合思维、丰富敏锐的感知和情感系统。整体、综合的系统思维和感知是生态素养的重要基础,如何培育这些素养和特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食育首先是一种生命教育  

       开展农耕劳动教育,食育(食物教育)是另一个密切相关、不能回避的    问题。应同时大力开展以中华农耕文化为载体的食育,作为农耕劳动教育的起点和抓手,让农耕劳动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图片


中华文明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食药同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仅从营养学的角度认识食物,要以中华农耕文化为核心,构建自己的食育体系。但我们目前对食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食育有助于解决粮食浪费,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食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已刻不容缓;建设生态文明也必须从有机农业、有机食物开始。

食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因为食物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成为一个跨学科关注的领域,涉及医学、营养学、农学、教育学等学科,但在文化的视角下,它首先是一种生命教育。

根植于农耕的中国传统文化尊重、敬畏天地,强调人类要遵从“天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如果不能认识到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就无法认识人与食物的关系。食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注重培养万物互联的情感和价值观,直指人心。

图片


因此,如果从中华农耕文化的角度切入,食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生活技能教育。无论是生命教育还是生活技能教育,我们都比较欠缺。因为不了解食物的种植、加工和食用方式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国人的健康问题日渐严峻,对人们进行生态健康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技能教育已迫在眉睫。
                                           
 耕读是一种中华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需要重建道德和精神的教育。耕读教育使人开慧修德、立志静心。我们曾经有一套让人安身立命、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体系,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农耕劳动教育能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图片


国家有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国际社会有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些战略和议程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件事情,如果乡村能够振兴,与之相伴的其他几个目标都能够实现。

有国际专家认为,中国能够引领生态文明,因为中国还有大量的乡村和农民。农耕劳动教育是让这些宏伟蓝图落地生根的抓手和起点。(作者萧淑贞,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