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教育、旅游从业者疑惑,此举是否意味着,研学旅行成为考察探究很小的一部分,还有业界认为,研学旅行是否只占综合实践活动的10%?甚至有人在公开场合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日前,在西安落幕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高端论坛上,众多教育名家就研学旅行的发展展开思想碰撞。期间,研学君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研制组核心成员冯新瑞进行了独家对话,就上述研学旅行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新瑞
观点: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
自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逐渐铺开。之后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点击阅读全文可查看】(下称《纲要》)的通知,其中,研学旅行则体现在考察探究的活动方式之中。就此研学行业不少人疑惑,研学旅行放在考察探究的活动方式提法之中的提法,是否意味着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面,为考察探究很小的一部分?
冯新瑞告诉研学君(ID:yanxuenc),当时把研学旅行放入《纲要》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纳入以后,就意味着研学旅行属于国家课程,就是必修课程,学校才能在正常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出去开展研学旅行;如果不将它纳入,研学旅行就属于校外活动,学校对国家课程与校外活动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研学旅行的推进。
她介绍,研学旅行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开展,而考察探究就是从研究性学习过渡而来,目的是突出它的实践性。研学旅行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各个活动方式中,放在考察探究是比较合适的。
“将研学旅行纳入并不表明研学旅行就是考察探究其中一个点,也并非占综合实践活动的百分之多少。”冯新瑞称,《纲要》中也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冯新瑞还强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都在强调融合,打破学科界限,研学旅行纳入考察探究活动后,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活动方式都可以打通,可以整体设计、综合实施,甚至可以跟学科实践活动整合、与相关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她还介绍,把综合实践活动分成几种方式展开,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综合实践活动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如果不展开介绍,就会很笼统,不容易理解。
建议:研学手册要具有开放性
如果说课程是研学旅行的核心,研学手册就是核心的产品展现。去年,不少地区、机构都做出研学手册,曾在研学旅行内参(ID:yanxuenc)后台,不断有从业者与研学君谈论研学手册的内容设计问题,一时间研学手册成了香饽饽。针对研学手册,冯新瑞认为,见到的不少研学手册都是填空题,让学生填死答案,这样就不够开放,还有一种是按分学科来设计,本来生活就是综合的,而到学生开展活动时居然是按分科的,这个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的特征,现在是执行者执行偏了。
她解释说,“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让学生做填空题,弄死答案。”她建议:研学手册设计过程中,包含探究中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哪些问题?问题都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样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就体验出来了,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有的学校、社会机构的研学课程做的不合理,而又为了让孩子学东西,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学也罢,学了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冯新瑞说。她告诉研学君(ID:yanxuenc),如果学生不带着问题去,就不想去找答案,研学旅行被动得走一遍,肯定体会不深。
课程:课程如何合理实施?
冯新瑞认为,有的研学课程是不理想的,很多都走偏了,有的是跟着教材走,有的是分学科实施。“走偏是因为课程制定者没有理解研究性学习本身的含义,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冯新瑞称。
跟着教材走,是研学旅行开启的初级阶段,开发课程有些难度,跟着教材走是权宜之计。随着课程的开发的推进,应该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而生活中的问题通常是综合的,所以不应该分学科来实施。她认为,研学旅行在实施中应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创设情境——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展探究——展示交流——反思评价。
“研学活动前,可以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比如说要去西安,学生想知道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有价值,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把问题相同的同学组织起来形成小组,把问题转化成主题,然后再制定活动方案,在研学旅途中去尝试解决问题。”冯新瑞称。
推动:学校应该建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研学旅行推行至今,各地开展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更好地推进研学旅行的发展进程?冯新瑞介绍,推动研学旅行,首先是安全问题,有的校方不愿意担责,需要有担当的校长来做这个事。其次,就是课程如何来开发,学校要组织多方的力量来做这个事,现实问题是学校的老师往往任务比较重,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学校升学压力比较大,正常的教学还没有完成,就难以开展研学。
学校什么样的人能够承担课程开发?她认为,学校中做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最能承担,同时学校也需要成立一个“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也需要社会机构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再者,学校的研学课程开发还要与校外的机构结合,有人来领导,才能把这件事做起来。
文章内容来源于研学旅行内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