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教育资讯 | 寿光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2022-07-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寿光市各中小学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展劳动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努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下面,一起来看看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好做法吧!

建桥学校


※ 每周一节劳动课 让劳动教育深入童心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项目纳入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中,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通过校本课程、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学科中渗入劳动教育,由各年级自主确定劳动教育内容,以年级为单位制定劳动教育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 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实行轮流值日,把每天的值日生分成若干小组,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由值日组长做好值日情况并做出反馈奖励。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励三颗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做的好的奖励一个大拇指,一周一公布检查结果,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将劳动习惯由自觉走向自主、自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 完善家庭劳动清单 强化劳动实践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完善的家庭劳动清单,通过家长群告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家庭劳动清单,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种家庭劳动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拓展了家校合作育人模式。


※ 依托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打造特色劳动课堂



结合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把班级图书角、教学楼、绿化带等作为劳动场地,组织学生整理图书角、捡拾白色垃圾和清除杂草等。同时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分区域承包给各班级,进行种植和管理。并在校外联系了一块蔬菜基地作为学生轮流管理的实验田。通过劳动体验,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了蔬菜种植知识,还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丰富了校园实践生活。


汇文学校



学校开发出以田园体验为主题的特色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学段学生特点,制定劳动清单,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各环节,通过校内特色劳动课程的学习,实现校园、田园、家园、社区四个场域的横向融通。


实践基地占地1890㎡,平均化分给每个班级,班级内依据每周的劳动实践课程,制定出详细的种植计划,老师带领学生从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开始,全程参与劳动过程。期间,教师根据训练目标,指导学生劳动方法,让家长在合适的时机也参与到劳动中,促进家校沟通,更好地实现以“班内指导、家庭练习、校内外实践”的路径落实劳动教育清单内容。

学校通过对实践基地的充分利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适切的劳动技能,从而激发生命活力,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羊口初中


学校围绕“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搭平台,拓基地,深耕劳动,厚植素养,助推劳育特色发展。



浸润熏染,打造“新渔耕”特色文化。依托当地丰厚渔盐资源,构建“渔耕教育”课程体系,高标准制作渔耕文化长廊、二十四节气文化墙,开辟“红柳农学院”“农渔具陈列区”及“渔耕作品展廊”,举办渔耕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根、铸魂,学习传承渔耕文化。


聚力共创,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校内劳动,各班实施班务承包责任制,“学生自治中心”设卫生督导等8类岗位,建立“巧手坊”“陶塑车间”等校园“小作坊”。发布《家务劳动清单》,布置任务打卡,指导家长循序渐进教会孩子做家务。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节假日期间参加社会公益服务。


淬炼实操,拓展“多维度”实施路径。推进主题式教育,以特定节日为契机,开展生动鲜活的劳动实践。创新融合式STEAM教育,建“红柳创客空间”,开设创意智造、WER机器人、金工木工等拓展性课程,为劳技提升搭建平台。深化研学式体验,创设社会大课堂,“走进盐世界”、探寻“码头”前世今生等获选省优秀研学课程。


化龙镇裴岭小学


学校依托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设“田间课堂”,采取灵活、新颖、有效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中的课堂,领悟“耕读传家、勤俭传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悟从自然认知到感悟生命的“责任文化”。


学校把“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交给每个班级,实施“我的土地我管理”,开展“种花生~收花生”“栽地瓜~刨地瓜”“栽莴苣~砍莴苣”“播豆子~摘毛豆”等系列劳动特色活动,真正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劳动的意义和快乐。



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让学科学习更贴近生活。数学用数量关系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丈量土地的面积计算作物产量,语文写作植物生长日记、体验劳动快乐,美术从画花生种子开始融入蓬勃的生机,道德与法治从植物生长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观察发现、实践锻炼、分享交流、体悟成长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用劳动充盈身心,感悟四季文化。


在文化中厚植劳动教育,把德育根植于乡土,裴岭小学的“田间课堂”,从劳动工具使用到植物的栽种、生长过程、收获,推动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育人化,彰显了劳动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羊口新区小学


 学校打造的阳光农学院占地十二亩,是同学们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劳动实践的阵地。不同的季节时令,孩子们种植和陪伴不同的作物生长,勤劳作、知节气、收硕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劳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们来到农学院,打脊子、种豆子、浇浇水、施农肥……在劳动中认识单子叶、双子叶的植物种类,习得生物学知识。

谷雨点花生,立夏栽紫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刨土坑,深翻耕,将花生种和紫茄秧栽到地里,感受劳动之美,体会种植之乐,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寓教于心。

芒种芒种,兼收带种。摘红杏、拔大蒜、种大葱……学生将饱满的红杏从枝头摘下,将成熟的大蒜从地里拔出,将嫩绿的葱苗栽种地下,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学习农作物的种植知识和功效,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在种植和陪伴作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不断成长,培养了劳动素质,提高了劳动能力,充实了劳作知识,激发了劳动情感,爱劳动、知美丑、懂奉献的“阳光少年”正茁壮成长。



来源:学在寿光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