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指导师的未来将去向何方?看了这篇深度访谈你就知道了!
2022-08-17
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和文旅界人士开始关注并进入到这一行业,同时也促进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发展。那又是基于何种新的需要,促使人社部将研学旅行指导师纳入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呢?中国环境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四位资深从业者,内容跟着小研一起来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理事韩新告诉记者:“人社部此次公布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新职业,首先基于较为客观、准确的反映当前社会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其次,为有志从事中国校外教育的工作人员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确立从事研学旅行指导人员的职业属性、界定职业工作任务等很有必要。”“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出现还有利于解决中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实践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王立龙补充道,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也不利于国家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要解决中国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靠学校老师,或者靠旅游界从业者都不太现实,研学旅行指导师应运而生,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王立龙表示,人社部将研学旅行指导师规范化并列为新职业,意味着国家正式为研学旅行从业者提供身份证明,有利于增强他们职业自豪感。这对行业从业者具有较大现实意义,不仅为其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也为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人社部发布的公告中,将研学旅行指导师定义为策划、制订、实施研学旅行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而对于从事研学实践活动多年,西安新未来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张会臣来说,研学旅行指导师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研学旅行指导师承担从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到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过渡,实施的是第三课堂(实践教学)教育。”张会臣曾多次带领青少年参加研学活动,他告诉记者,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在基地农耕文化博物馆,同学们认真观察并讨论着传统耕地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提出问题,并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传统农耕器具劳作和现代科技机械效率差异。孩子们通过探索了解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在研学活动中,我们就是引导者,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研学旅行这个‘行走的课堂’,指导师将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边走边学的方式寓教于乐,并使之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求知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助力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宁夏银川市综合实践基地研学旅行指导师孙雨给出了答案。“研学旅行指导师更像是教师和导游的结合体,需要有教育知识能力、应急救护能力,还需具备导游般控场和讲解知识能力。此外,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辅导教育理念也需具备。”孙雨表示,以前做导游只需要对风景人文进行讲解,而研学时则要着重介绍植被、地形地貌、建筑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研学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指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研学旅行受到了更多家长的青睐,能让学生过上丰富多彩的暑假是让孙雨最有成就感的地方。而对于参加完研学游的学生们来说,虽是一样的风景,但研学旅行指导师和导游不同,前者能带来不一样的丰富体验。“出去旅游可能就只能看看风景,导游也就只能解说一下,我们也就走走看看了,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生活上的一些自理能力。”参加研学游的学生说道。“在这里还有很多温柔的教官,给我们讲解许多知识,收获满满很开心。”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根据从业者的研学实践活动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资源堆砌,更不是换一个地方给孩子们上课。每次研学旅行都经过指导师的精心策划、筹备,确保孩子们“研有所思、旅有所获”。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显示,近3年来,处于存续状态的研学企业数量猛增,2021年达到3万多家。王立龙告诉记者,“人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业内最短缺就是研学旅行指导师,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人社部将其划为新职业后,增加了该职业社会显示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据王立龙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近百所院校开办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这些院校毕业的研学旅行人才未来将成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最重要的专业人士,这些教育行动将有助于推动行业、企业和院校协同发展。同时,教育部和文旅部前期对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获取采取三级资格证分级制,这些分级分类有助于提升研学旅行专业人士的区分度和规范化发展。尽管当前研学旅行十分火热,指导师缺口也很大,但是研学旅行市场还是存在些许弊端。“当前,研学旅行市场普遍存在游而不学,研学旅行沦为普通的观光旅游。而且,疫情也给研学旅行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王立龙告诉记者,其深层次原因为大多研学旅行活动缺乏科学规范的课程内容,也没有标准的研学旅行基地,更缺乏能执行研学旅行课程的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对此,王立龙表示要改善目前研学旅行市场存在的弊端,就需要在研学旅行课程、基地和指导师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指导力度,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学旅行行业要想蓬勃发展,机构和指导师又该如何作为呢?王立龙表示,在此背景下,研学旅行机构和指导师是命运共同体,不能被动的等、靠、要,二者要主动作为。利用现有条件,逐步组织开展一些小规模、市(区、县)内的短途研学旅行活动,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创造力所能及的条件和氛围。“疫情虽给研学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前期研学旅行的快速无序发展提供了一次沉下心来,思考提升质量规避不足的时间和机会。”王立龙表示,研学旅行行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加强内涵建设,在研学旅行课程标准设计、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等工作上加大投入力度。“研学旅行指导师则要充分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机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以更高目标不断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后疫情时代一展才华,为中国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王立龙补充道。
来源:中国环境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