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劳动教育从自己背书包开始|教师分享

2022-09-10

这几天,“一年级新生放学家长背书包,校长‘偷偷’提醒自己背”的小视频被刷爆全网。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视频号、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等多家媒体关注,引发了近5.6万余人的评论点赞,以及28.3万的点击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来,这是在艾瑞德学校一年级新生入学当天,李建华校长看到一个小男孩的书包是奶奶背着,他见状轻声提醒学生自己的书包自己背。然而,李校长很平常的一个举动却被一位家长拍下来传到了网上,事情一经传播便引发网友们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给校长的行为点赞。

  “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李校长一直倡导的艾瑞德学生行为习惯之一。李校长经常这样教育艾瑞德的学生,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学会平等、自主的精神。而且在每天上学和放学时他也总是这样不忘提醒家长,时刻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就在昨天早上,我在学校蔷薇门迎接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位孩子的姥姥和姥爷执意要把孩子送到班级,他们一人拎着孩子的书包,一人拎着孩子的生活用品,然后自顾自的往校园里走去,边走还边解释孩子的东西有点重,担心她拎不动。

这时候,我走过去接过孩子的行李,示意孩子自己把书包背上,然后送她回教室。我们边走边聊,“下次要自己的东西自己拿哦,实在拿不动可以找同学帮助。”孩子边点头边说,“老师,我自己是可以的,只是姥姥和姥爷不放心我自己拿。”

许多时候,不是孩子们不愿意自己背书包,而是长辈们过度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用了太多的“我认为”“我觉得”,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承担责任的权利,也错失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机会。

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也是经常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一身轻松地走着,爸爸、妈妈,甚至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后面拿着书包和大包小包紧紧追着......彷佛只要家长在身边,背书包就不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的书包究竟由谁来背,看似是一件无足挂齿的小事,但从小引导少年儿童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对孩子养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一个书包里究竟背了什么呢?是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是孩子学会合理规划物品的开始,还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这些都值得每一个家长去思考。

正如泰戈尔所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作为父母、师长,我们能做和要做的,就是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引导他们掌握自己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在艾瑞德,我们始终践行着劳动教育,以劳动来促进每一位儿童的高质量发展。

在艾瑞德,我们在做真教育,真劳动。班级一亩田,孩子选择种什么,从培土、插秧、施肥、浇水、维护等等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孩子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最后当孩子们收获满满的果实,再把果实分享给家人的时候,他们懂得了父母工作的艰辛,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团结合作的意义,懂得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学会了抗挫能力、协调能力、劳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记得有一次,当女儿从田园校区回来,一身脏兮兮地跑到我身边,看着她浑身上下的泥土,以及满脸的汗水,我问女儿累不累?她满脸微笑,眼神坚定地告诉我“妈妈,我一点都不累,去农场收割油菜籽太开心了,那么多菜籽被我们班同学收割、晾晒、最后炸成油,我们太有成就感了。”

从那一刻,我也深深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吃苦的机会,更别说到田间地头去种地,孩子们可能连父母是如何辛苦工作的都不知道,更别说感同身受了。他们只是知道爸爸妈妈出去上班就能挣钱养活我们,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物质都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也就不懂得辛苦付出,才能有所收获。而劳动教育就是最好的一堂社会实践课程,让孩子们把双脚踩在泥土里,把汗水滴在泥土里,这才是教育最真实的样子。

当然,艾瑞德,劳动教育不仅仅有一亩田,每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都养成了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的孩子日常在校园都是独立打扫班级卫生、公共区域卫生;回到家里从帮助父母扫地、拖地、洗衣服、做饭开始,艾瑞德把劳动教育真真切切做到了实处,也让每个人孩子都能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我们希望,在未来,每一个学子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都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能真正“离开”父母,势必会影响他个人今后的发展,所以从点滴做起,从“自己背书包”开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信、坚强、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为孩子成为幸福和成功人士打下基础。

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背起的是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扛起的是担当。

可爱的小朋友们: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主,从点滴小事做起。

亲爱的家长们:请您放开双手,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得很好!

来源:郑州艾瑞德学校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