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思考 | 志愿源于心,研学终于行
2022-09-30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中小学非遗技艺的研学活动看似开展得如火如荼,更多却是“昙花一现”,让青少年对于非遗技艺的认知流于表面。青少年从了解到熟悉到热爱非遗技艺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因此,如何在青少年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志愿服务是大中小学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志愿服务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文化志愿服务实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研学非遗技艺能力,必须引入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让博物馆、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合力,共同设计开展品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打破非遗研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以志愿者的身份体验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以志愿服务,从博物馆、企业、社区、学生社群组织等多层面开展一系列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志愿服务,让更多人通过本项目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引导其中有能力、有志向的青少年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和发展方式,为助力文化自信贡献青春力量。 抓住特殊节点 确立研学目标,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重要纪念日等特殊节点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深入研究这些特殊节点的内涵,与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设计特色的研学活动,并引导广大青少年加入到文化志愿服务的行列,从活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或者是组织者。
以传统春节为例,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每年会协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冬令营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春节期间的民俗知识、民俗体验等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志愿者协助非遗传承人指导广大青少年围绕“立春”节气制作主题布贴画等传统手工艺作品,在“剪”与“贴”之间找到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共鸣。 整合馆校资源 设计研学课程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校、博物馆整合自身的文化资源,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非遗研学的启蒙教育。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结合语文、历史、美术等校本课程资源,拓展博物馆作为校本课程的外延,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非遗研学的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意识。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学校、博物馆共同围绕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设计非遗研学课程,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开展非遗研学的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学校整合非遗、教育、旅游等多方资源,借助寒暑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非遗研学游,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针对大学阶段学生,高校聘用非遗传承人为校外指导教师,依托民俗文化传承协会、书法社等文化艺术社团共同打造非遗研学坊,围绕特定的非遗技艺开展系列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配合社区治理 共筑七彩童年 项目团队依托古都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汇集国内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形成专家团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社区党建品牌建设的需求,以社区学子为培养对象,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