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如何做好研学实践?这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2022-10-18
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自2016年我国研学旅行元年以来,全国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但研学旅行服务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01
完善制度体系,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2013年,自国务院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文件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联合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全国中小学研学渐入佳境。

但一些地区在推进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着研学旅行有效开展。

特别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研学旅行保障与运行制度,导致推行过程中出现了治理体系不完善、缺乏各方协同共享机制、重游轻学、供需不匹配等现象。

因此,针对地方而言,既要深刻领会国家层面的制度文件精神,更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研学旅行政策。

尤其是在安全保障、资金筹措、联动合作等方面,也要做好研学旅行的考评机制,把研学旅行同绩效考核、升学考核、学分考核、技能考核结合起来。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

各地都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完善制度体系,自上而下形成治理体系,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02
优化服务条件,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为强化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效果,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等服务群体必须提供适合研学旅行开展的条件。

作为主办方,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协调,做好研学旅行资源整合的牵头人,中小学校应做好学校方师生研学的组织工作;

承办方多指具有研学资质、依法注册的旅行社,应为中小学生顺利出行做好必要的衔接工作;

供应方涉及对象较多,需要提供基地课程、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项目,应具备法人资质、相应经营资质和服务能力。

承办方和主办方应围绕学校相关教育目标,共同制定研学旅行教育服务计划,明确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提出相应学时要求;

设计不同学龄段学生使用的研学旅行教材,并根据研学旅行教育服务计划,配备相应的辅助设施;

交通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医疗及救助服务等都应该科学规划。


03
强化流程标准制定,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标准化流程有利于指导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目前,国家层面在研学旅行的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内容做了相应规定,但是在具体的研学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明确的服务标准。

这些标准应体现在:

▪中小学校应有完整的计划,对研学前、中、后任务的详细说明,规定校方各责任人的权责利关系。

如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规定好研学时长,研学主题,研学书籍、研学费用等,明确告知学生;

承办方在与各方衔接时,要明确各方针对学校的具体服务内容,形成协议与中小学、基地签订,包括车辆服务标准,用餐标准、研学导师服务流程标准等;

基地作为主要的供应方要制定完整的研学课程操作流程,形成完整的课程、研学手册发放给学生,便于执行。

只有在各方都有明确标准的基础上,研学实践才有质量保障。


04
加强培养培训,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研学旅行发展,人才是根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是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是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设计。

如条件允许,可以设置研学旅行专业,或者开办研学旅行方向,至少可以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研学旅行课程。

二是跨学科组建人才队伍。

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程,有必要组建跨学科的研学课程设计、研学导师培训队伍,选拔核心成员形成课程设计团队,通过踩点、方案讨论、调研等环节,让学生完全融入课程实施过程。

三是可以通过以赛促学,培养人才。

通过举办、参与研学旅行竞赛,将研学旅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四是强化实践参与,训练人才。

开设研学旅行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强调社会调研,要求学生就近调查研学资源,以小组形式编写案例、调查报告等汇总入库,真正把课堂搬到室外,并将作品产品化。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德育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制度完善、优化服务条件、制定服务标准、人才队伍培训等环节,可以充分支撑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力补充,研学旅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助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将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者:夏汉军 闫甜,湖南文理学院博士、副教授;教师。

来源: 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