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新人帮助:入行必看,关于研学旅行的10个真相

2022-10-18

事实上在研学市场终端,一直存在着两级分化。


一种是打着教育的旗号买卖学生人头,是生意;


一种是确实属于教育产品,产品根据企业的特点而不同,效果因人而异不好评定。


前者是市场思维,后者有教育政策或情怀支撑。


在政策屡出、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诞生的背景下,许多旅游、研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这个行业格外青睐。


作为初入行者,如何客观的认识研学行业非常必要。


入行研学旅行的你一定要了解这10个真相!跟着小研一起来看~




01

研学旅行不是刚需,但校外教育是


研学本质上是校内教育的补充产品,不同阶段的定义和名称不同。


比如户外实践教育、游学、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等等。


或许过不了几年,研学又会被新的概念取代。


但不管怎样,让学生走进户外、接触自然、社会,与校内教育结合起来的需求不会变。



02

研学代表着一种国家教育需求


即国家不同阶段发展战略下对教育端的新需求,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研学是手段之一。


而要达到最终的效果,需要软硬件的全方位提升做支撑。


这其中软件更为重要,包括了课程研发的水平、授课导师的能力,以及相应研学目的地、基地的硬件设施水准等。


软硬件与校用级水准的接轨程度决定着研学的目标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行业首先需要的是做好内功,其次才是硬件



03

研学旅行指导师前景无限


人社部既然推出这个新职业,从国家层面已经肯定了其前景。


当然作为新职业、新行业,很多人对此是迷茫的,大可不必。


但应该认识到,这个职业其实门槛非常高。


研学意味着要懂教育,旅行即要懂旅游,指导师则需要组织、协同、管理等能力。


这是一个集教师、导游、领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当然需要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国内高校还不具备培养这样人才的机制,需要从业者在实践中补齐短板。



04

什么样的研学公司才算好?


这是很多旅游、研学专业毕业生最迷茫的问题。


市场普遍情况是,研学领域缺少龙头品牌,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如何选研学公司?


看研发投入,敢于在课程领域持续投入的公司,本身就走在了行业的顶端。


毕竟“校长生意”可以决定短期效益,但只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产品与品牌沉淀的公司,才会走得长远。



05

研学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对于个人而言,首先是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100%原创可以,能借鉴、吸收、转化、创新也可以;


其次是带队能力,研学公司的普遍体量小、自主研发课程的特殊性,都决定了研学课程开发人员同时需具备带队执行、现场教学的能力,没人比你更懂自己的产品。


具备这两项能力,永远是抢手货。



06

从事研学行业需要考证吗?


需要。


目前证主要有三种:


一是各类教育、旅游相关的协会、组织等开展培训考试后发的证,这个比较多、杂,含金量参差不齐,普遍不高;


二是文旅部人才中心发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证,许多地方已经在开展培训工作,含金量高;


三是人社部的“研学旅行指导师”新职业,今年6月才推出,目前还没有明确考级渠道和制度,官方执照。


是否需要证,看当地具体要求(目前大多数地方对从业者并没有证的要求)。


短期需要选择二,三出来后肯定要考。


未来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二三较稳妥。




07

研学企业如何做大产值?


国家对研学的公益性教育产品定位决定了其市场利润空间。


一般情况下,单个研学用户的平均利润在50元左右,利润取决于市场盘量,产值可见。


在用户数量恒定的情况下,做大产值靠二次三次转化,即基于用户的产品再开发、再销售。


比如建立在研学用户所在学校的其它产品销售,如卖教具、图书,修学校跑道等,跨行业,竞争大;


二是建立在研学用户基础上的其它产品销售,包括文创教辅、数字产品、IP延展等。


需要企业有良好的研发能力,形成有效的产品组合体系,或有强有力产品供应商。



08

研学最适合与什么做加法?


答案是科普,除了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什么可比科普能在近年里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撑。


毕竟科普与科技创新紧密挂钩,符合国家大战略。


科普,本身也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行为,一种校外教育的形式,研学即科普,科普即研学,没毛病。



09

哪些领域未来会是研学的爆发点?


一是场馆。


作为研学旅行的优质目的地,良好的硬件配套,独有的稀缺资源,鲜明的主体性等,决定了其在研学中的价值与实用性不亚于景区景点,这些体制内为主的场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二是社区。


集合了社区文化传播、双减后教育需求承接、家长教育刚需等众多得需求,同时具备政府背书、硬件较好和通勤方便等优点,值得去拓展与深挖。


打开视野,研学是在校外,但并不单指景区。



10

研学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最终靠的是技术。


研学作为文化和教育属性产业,在技术范畴有两个方向。


一是硬技术,如通过VR实现跨区域的实景教学,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二是软技术,依托资源、技术、产品、市场等形成独立的教育理念与产品体系,形成教育体系的整体输出。



来源: 鲜于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