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中央三令五申的劳动教育到底怎么搞?深圳这所学校的做法令人叫绝!

2022-12-06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上升至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并且首次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可谓意义重大。


至此,沉寂多年的劳动教育终于重归公众视野。

大方向虽已指明,但究竟如何开展新劳动教育,对于国内很多地区和学校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一起来看深圳玉龙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都进行过哪些方面的探索,又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的~


01
充分筹备,打造课程空间

玉龙学校自建校伊始,在建筑设计上就在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基铺石。

既然在横向空间上无法拓展,那不如在纵向上挖掘潜能。

学校的教学楼楼顶是一个可利用的大空间,只要设计时保证承重能力,加固防水层防止渗水,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块水泥空地变成一个绿意盎然的“空中农场”——新劳动教育基地。

玉龙的空中农场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在这片并不很大的平台上,设计思维随处可见。

空中农场是在原有的空间形态基础上,通过小径、篱笆等组合,再设计为一个环形结构。

农场中阡陌纵横,层次分明,种植的植物种类虽多,却错落有致,各归其位,绝不会给人杂乱无章之感。

除了“向上看”,玉龙还善于“见缝插针”。

劳动的育人价值,只有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才能完全地释放出来。

为了让同学们做到“日日能劳动,时时能劳动”,学校在每个楼层每个教室门口的栏杆处,都装配了一个“一米阳光”多层微型种植箱,箱中铺满了肥沃的土壤。

学校会根据时令的变化授予二十四节气种植课程,松土、播种、浇水、许愿……

孩子们走出教室就能观察到自己的植物的生长状态,这一方小小天地,蕴藏了寒来暑往,春种秋收的生活智慧。

相比季节性的植物种植而言,园林种植相对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且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

学习这两种课程,学生的收获是全然不同的。

为了让孩子在一个更为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研习,提升自身劳动素养,玉龙学校在有限的地面空间开辟了开辟了桃李园、荔枝园、芒果园、龙眼园,根据各类果树的季节特性,师生全员参与果树的观察、维护、采摘。

此外,新生活课程以开放、和谐、多能为原则,通过整体规划——局部雕琢的思路与做法,打造具有“玉龙风、中国味、国际范”的,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的教育场所。

如:50平米快乐厨房、70平米烘焙乐园、90平米剪纸天地、90平米的茶艺室、140平米整理空间、400平米生活农场、1000平米的生活创客大列车以及开放性地理园、开放性图书角、艺术大连廊、蝴蝶昆虫博物馆、分类果园等,清雅的空间让新生活课程都有专属的阵地,开放性的功能场所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02
有的放矢,剑指核心素养

新生活课程体系立足生活,传承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以“生活为源、发展为本”为课程理念,推行新时代新常态下的“新生活教育”。

聚焦学生生活素养提升,基于国家基础课程,拓展学科课程,围绕智慧生活、创意生活、健康生活和艺趣生活四个方面构建新生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从横向来看,玉龙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生态种植课程为主要抓手,以整理课程、烘焙课程、烹饪课程、茶艺课程为补充,形态丰富多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多方位提升劳动素养;

纵向来看,玉龙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调整课程,逐步进阶,有层次地提升劳动素养。

例如整理课程就是主要面向低年龄段学生,当学生成长到一定年龄后,就不再修习这门课程,则转向更高阶的劳动课程。

而当从学校顶层课程设计的角度俯瞰,我们会发现,新劳动课程是玉龙“新生活课程”中的一环。

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环环相扣,形成五育并举的课程生态,共同组合为新生活课程“一体三翼”格局中的“一体”。

学校管理研究、教师发展培训课程、未来学校“扬长课程”则共同构成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保驾护航的“三翼”。

于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在前引领,系统、可落地的顶层课程设计保障落地,玉龙的劳动教育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这样一日比一日茁壮地“野蛮生长”起来。


03
项目驱动,重视问题导向

“空中农场”作为全校最大的劳动教育实施基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育人功效。

正是以生态种植课程为重要抓手,玉龙才建立起了特色鲜明、科学梯度、全员普及的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成立专门的“新劳动教育科组”,科组成员7名。

▪校长黄美芳亲自引领劳动教育之“大美厨房·烹饪芳味”课程;

1名专门的中层负责人管理劳动教育课程;

1名华南农业大学资深种植专业指导教师,专门指导生态种植课程开发实施工作;

2名初中生生物教师,结合学科知识开发水培种植课及中药文化课;

2名专业教师分别具有高级烘焙、面点师以及高级茶艺师背景,专业水平的指导为新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为更好开设新劳动教育课程,我校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优势,结合学科特点培养教师参与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学校以项目式学习为驱动,为一至九年级设计了不同层级的生态种植课程。

每个学期框定不同的主题植物,开展以其生长周期为限期的农作物劳动。

并充分运用大课间、班会课、各年级活动课时间,有计划地安排种植实践,链接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创意素养,让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中得到完整的劳动教育。

在玉龙的综合生态种植课程里,一种植物就是一个项目,一片农田就是一个项目基地。

学生将在专门的劳动课教师指导下,组成探究小组进行劳动体验,全面观察该植物构成的生态系统,解决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

假设我们微观聚焦,会发现这样一个大的项目化学习里,还嵌套着各类小的项目化学习。

例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同学们遭遇了稻谷被鸟儿叼走的难题。

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不被夺走,各组同学们通过学习交流,一开始提出了扎稻草人的解决方案,并且付出了实践,但是成效不大。

经过反思后,同学们决定采用拉网防鸟的办法,最终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04
学科融合,培养全面的人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这要求学校必须从单一闭合走向多元开放。

同时,核心素养注重挖掘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关注学生对真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都是壁垒分明、边界清晰的分科教学无法解决的,因此,跨学科融合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趋势

认识到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后,玉龙便开始极力探索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持续开展的学科融合的劳动课程模式。

但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叠加,也不是学科知识的随意拼凑和混搭,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深度融通,能够超越单一学科育人价值,更加完整和综合地育人。

学科融合的关键在于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点,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展开,有效地解决学生所探究的问题。

以生态种植课程为依托,玉龙着力研究种植课程与语文、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美术等学科的融合。

利用科学课、生物课、物理课等时间,结合“植物种植”、“园林景观”、“生态探究”三个探究性的内容开展学科融合的劳动课程。

劳动教育科组积极推进融合课程,依据校本课程并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授课教师和授课班班级,并为授课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从而实施探究式教学。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演化而成?

古人从事农业劳作的时间节点又为何与节气毫厘不差?

枯萎农作物烧成的草木灰能够让土壤更加肥沃,这是什么原理?

水培种植作物,水与营养液配置的比例是多少?

学科融合的痕迹,处处显现在玉龙的校园里。


05
活动育人,拓展课程空间

玉龙新生活课程的实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课程的外延伸向校内外各类活动。

通过设置校园七大节,即君子节、生活节、国际文化节、科创节、欢乐开学节、社团节、体艺节,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拓展的空间,更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广阔的舞台。

其中,七大节之一的生活节旨在培养学生感恩他人、热爱劳动的必备素养

生活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旋律,结合其它生活课程进行综合展示活动,包括三大模块内容:爱心集市活动、传统文化之生活技艺展示、全国劳动教育论坛。

爱心集市活动:

▪一大早,许多孩子就到生活农场里采摘成熟了的瓜果以待下午售卖;

特教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非常有创意的手工作品;

书法社团的孩子带来了水墨写意的折扇工艺品;

更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精致可口的食物,各个班级大显神通,各个摊位上琳琅满目……

据统计,本次爱心集市共吸引7个年级和5个社团参加,吸引全校2600余名师生、800余位家长积极参加。

在这里,学习与生活从未有如此刻般紧密相连,书本上摸不着的知识在土壤里生长。

教育真真切切地在发生,农场里翩然起舞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酝酿出一场劳动育人的风暴。


来源:校长会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