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更适合中国儿童的乡村研学项目?
2024-09-29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计划。8年来,研学实践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乡村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空间,研学旅行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但从实践看,不少乡村研学项目缺乏教育性和实践性,还停留在“到大自然中踏青”“在乡村中劳动”的“春秋游”阶段,既无“研”也少“学”,削减了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的教育价值。因此,深刻认识乡村研学的内涵价值和现实困境,准确把握乡村研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打造更适合中国儿童的乡村研学项目,是当务之急和时代之需。
目前学术界对乡村研学尚无明确定义,综合诸学者研究,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乡村研学的内涵。从空间维度,将研学活动发生的范畴限定在乡村,即在乡村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从内容维度,即围绕乡村生活、自然生态、农业生产、文化习俗等展开的一系列学习、体验、探究与传承的实践活动;从教育维度,乡村研学是基于乡村真实情境,具有教育目的和知识传递功能的旅游行为和产品。2022年被称为“乡村研学元年”,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周末、假期等空余时间增多,乡村研学正孕育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人数约40亿人次/年,乡村研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宠”。这也催生了众多乡村文旅发展模式和项目,成为乡村休闲旅游新刚需、乡村振兴战略新助力、乡村文化提升新引擎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载体,有力推动了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乡村研学不是简单的“乡村旅游+研学”,教育性原则是乡村研学第一要求,这需要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等作为支撑。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发展乡村研学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目前尚处于商业模式的探索期,需要以公益性质的项目或团队进行示范带动,以期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吸引更多人才和各类资源参与其中,这是乡村研学产业发展的关键;二是研学规划设计不够,研究性学习和乡村自然资源结合不够,乡村研学成为城市研学的翻版;三是课程开发乏力,课程设计立意不高、同质化严重,与乡村特点结合不深,教学目标虚化,育人功能弱化;四是专业化、高素质师资匮乏,乡村研学相较于传统的研学活动,其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弱,对教师教学的现场规划能力、把控能力有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体验和生命感悟。开发出更符合教育规律、更契合乡村特点、更适合中国儿童的研学产品,是乡村研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一是教育性与体验感相统一。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知行合一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崇的游学之风。司马迁编写《史记》、徐霞客创作《徐霞客游记》、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皆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融合过程中的所感所悟。对乡村研学而言,应始终以坚持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生态资源,教育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心感应时代脉搏,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乡土中国,融“学”于“游”,以“游”促“研”,彰显乡村研学的独特价值。二是系统性与跨学科相统一。乡村是一个不分学科的社会生态系统,开展乡村研学要注重研学旅行与跨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进行乡村研学时,必须坚持以跨学科理念为指导,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和青少年成长特点,对研学旅行路线和课程进行系统性规划与设计。要把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实现五育并举作为价值旨归,设计探究性、体验性课程,立意高远地“将学习建立在直接的旅途之中”,让学习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效度。三是实践性与在地化相统一。乡村研学的生命力在课程,课程的生命力应扎根于乡土实践。在课程设计方面,既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成长环境,也要与乡村在地化资源充分结合,倡导师生共创有生命力的研学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实践探究,不能局限于预设的课程设计,更不能拘泥于“唯一”的解决方案或答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充分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在乡村这一真实情境中去探究某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以期实现跨情境迁移应用,涵育批判性思维、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打造更适合儿童发展的乡村研学项目,要在深刻把握教育性与体验感相统一、系统性与跨学科相统一、实践性与在地化相统一的基础上,坚持理念为魂、育人为本、乡村为根、课程为纲、师资为要,助力乡村研学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理念为魂。乡村研学的魂是活读书、读活书、书读活,努力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符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求以及乡村特点的科学教育、自然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既契合跨学科教育的精髓与内涵,又充分展现适切乡村资源的特点,为乡村研学提供了新质发展模式。秉持打造“适合中国儿童的乡村研学”的教育理念,能更好激发儿童内心的智能和潜能,包括社会责任、坚韧信念、与人为善和保持学习兴趣等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坚持育人为本。乡村研学要始终把育人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情境式、启发式和体验性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动机,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更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的主体自觉,在研学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传统美德、革命光荣历史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同时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坚持乡村为根。要强调“学校—乡村”与“目的地—旅途”之间的地理关系,结合乡村特定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特征要素和在地化资源,开发设计多样化研学旅行方案,促进学生去探索“原生社会环境—学生自身—乡村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乡村成为一个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相契合、充分展现教育真实性和学生能动性的育人场所。四是坚持课程为纲。乡村研学的课程设计要合乎乡村资源真实情境的“游”与基于国家课程内容要求的“学”,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以问题驱动项目,系统设计研学目标、研学资源、研学主题、研学内容、研学实施和研学评价,精心制定乡村研学活动手册,确保研学活动的有序实施和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五是坚持师资为要。专业化的师资是影响乡村研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019年教育部增补设置“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高职专业,并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纳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序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发布的新增职业中,“研学旅行指导师”位列其中。5年来,超百所院校开设了研学旅行高职专科专业,有力推动了研学旅行行业向更规范和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招生专业多设在旅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是在旅游类专业基础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因此兼具教育和旅游背景的专业化人才仍然非常缺乏。特别是针对乡村研学这一新兴业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还相对薄弱。这迫切需要在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培养中,除了要求其掌握研学活动执行层面的服务技能外,也要注重教育情怀、乡土情怀、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助力打造更多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乡村研学项目,进而为乡村研学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丘彬,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琼台师范学院教师。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