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来临,各式研学旅行项目受到青睐,研学旅行近年来热度有增无减,甚至成为家长和孩子必不可少的假期项目。
随着“8999元6日研学游到底是不是天价”“月入1万元不够孩子研学7天”等话题引发热议,只“游”不“学”、“游”多“学”少、研学旅行价格的高涨与研学价值的低落等问题也浮出水面。不少家长吐槽,研学游充其量是“到此一游”。
面对游学机构的大肆宣传,面对眼花缭乱的海外游学路线,有着“起跑线焦虑”的家长们很难避免盲从和人云亦云的研学游。研学游火热的背后,我们也需要一些冷思考。
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才值得一游
研学旅行形式多样,范围宽广,内容丰富。但如果旅行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旅行中的体验很可能只是短时记忆,甚至可能产生理解偏差。 “研学”和“旅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研”出什么,是研学旅行首先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要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知识的迁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举措,研学旅行超越了学校、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与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内教学相比,研学旅行更具开放性、松散性和多元性。这增加了研学旅行的教学难度,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学旅行。 第二,感受、发现、认识所到之处的文化内涵。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可以反映文化的价值,也映照出文化创建、传承及发展的智慧。 研学旅行中学生既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也要思考不同文化的精神底蕴和知识构成。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域的传承可能折射出社会发展史,一种文化产品也可能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价值特征。文化现象是表面的,意义却是深刻的。 第三,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养成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研学旅行的重点是“研”,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学旅行研究主题的设计应当是清晰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应是僵化的。它可以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生理解程度的改变而改变。 研学旅行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探索,学生可能发现问题;通过研究,学生可以证明对问题认识的对与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感有机会在问题的碰撞中不断闪现,创造性思维空间不断拓展。 研学旅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为达到研学旅行应有的目标和效果,需要妥善处理以下关系。 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身安全的关系。人身安全是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有所收获和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组织研学旅行要事先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环境教育,使学生对目的地有所了解,在心理上做好适应环境的准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会必要的自护自救技能;发挥学生集体的合力,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效排除事故隐患。 二是学校组织与社会参与的关系。研学旅行的组织者主要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社会相关部门会根据需要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校的责任主体身份会以带队教师的身份体现,那么带队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应有适当的比例,防止学生脱离必要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同时,带队教师还承担着对社会其他参与者的过程监督责任,如果有参与者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带队教师有权及时制止。 三是境内研学旅行与境外研学旅行的关系。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阔的领土、众多的风景胜地和多民族的文化,境内研学可以使学生收获颇丰。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境内研学更加适合。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身心发展不断成熟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研学旅行可以逐渐由境内转向境外。但这种转向也要兼顾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处理各种情况,才能使研学旅行体现应有的教育性。 所谓研学游,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是载体,归根到底就是要寓教于“游”,让学生于游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倘若只是“到此一游”,拍个照、打个卡,研学游的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真正兼顾“游”与“学”,能够“游有所获”,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热切期盼,也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学校外的“大课堂”,还需各方一起努力、共同作为。
鸣谢东北师范大学杨颖秀教授 本期编辑 | 李丹妮
转自:人民论坛网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