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长三角“田园五镇”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顺利举办

2025-08-24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汪宝成 朱建琴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健全长三角一体化普法联动机制,推动“法治+文旅”模式创新,加强浙沪“田园五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近日,平湖市广陈镇牵头,长三角“田园五镇”(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新仓镇,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共同举办了一系列开生面的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普法教育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法治魅力,增强法治素养,实现法治教育与文旅体验的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来自“田园五镇”的青少年们走进“廊陈美景”毗邻治理中心。“廊陈美景”毗邻治理中心是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在浙沪边界广陈和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的毗邻区域打造的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廊陈美景·毗邻共治”品牌发展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同学们深入了解党建引领下浙沪毗邻共治发展历程、建设成果,包括跨省域法治建设机制、区域协同治理模式、法律服务共享、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等内容。

走进由浙江平湖和上海金山联合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法治文化示范带,主雕塑“习近平法治思想”映入眼帘,其造型结合广陈非物质文化遗产“钹子书”中的“钹”打造,寓意以地域文化特色钹子书唱响法治好声音。长三角一体化法治文化示范带位于浙沪两地毗邻镇党委政府广陈和廊下联手打造的跨省旅游景区——明月山塘景区内,沿浙沪届界河山塘河布局,途径山塘老街、山塘古桥、明月桥等,同时结合两地农民画、钹子书、普法IP形象、明月、山塘桥等地方文化特色和毗邻地域特色进行打造,是一条贯穿浙沪的法治风景线。沿着示范带徒步前行,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法律知识。法治凉亭上的“法治猜谜”、长廊上的“法治典故”、老街商业圈的“法治公约”吸引了众多青少年驻足。打卡法治互动区时,同学们积极寻找法治元素、回答法律题目,现场气氛热烈,法治文化氛围浓厚。

一桥两山塘,连接浙沪情。跨过山塘古桥,“英雄山塘”雕像矗立眼前。雕像以南北山塘村保家卫国的参战英雄为原型,生动展现了英雄母亲送子参军的故事,旁边的立碑阐释了“英雄山塘”的精神内涵。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英雄山塘”展示馆,馆内“送子参军”小雕像与“英雄山塘”精神起源相互映衬,宪法宣誓墙、南北山塘“勇士”的英勇事迹、弥足珍贵的纪念奖章、枕巾、水杯等物品一一陈列,同学们仿佛置身于战火年代,接受思想的洗礼,深刻领悟红色初心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内涵与力量。

本次活动为青少年准备了丰富多元的法治体验项目。在山塘·法治加油站的“法趣课堂”上,普法志愿者通过“法小农”普法ip系列动漫和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快速了解规范安全用网和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模拟法庭的“法治实践课”上,孩子们变身“审判长”“审判员”等角色,“沉浸式”体验庭审活动,感受法律的庄严与公正;非遗传承环节,非遗传承人曹光建老师现场授课,讲解泥塑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技巧,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创作出形态各异的“法治主题”泥塑作品。此外,法治拼图、法治草帽涂鸦等活动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让大家在趣味中学习法律知识。

此次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是广陈镇立足“浙沪毗邻”区位特征,以“毗邻共治”与“法治文化”为双核驱动,探索“法治+文旅”融合路径的创新实践。未来,广陈镇将继续发挥地缘优势,将文化基因注入法治建设,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法治+文旅”广陈模式,以更高水平法治建设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转自:潮新闻客户端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