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认知、情感、行为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培养完整的人”这一教育目标,是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向度的统一,其核心是价值体认。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精神与行为统一,打造兼具学科特色和育人功能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合一”中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由知识学习、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实践。
基于认知发展构建全人课程
让劳动成为力量
劳动知识是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与劳动过程、劳动事实以及解释、想法、观察和判断等相关联的信息集合。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正是劳动相关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以及应用劳动知识的过程。在大脑知识与外界信息的交互过程中,基于劳动课程的认知活动在自发认知与自觉认知的不断转变中完成信息的同化,将新的知识吸收进入已有的认知领域。
基于情感认同激活主体动力
让劳动走进心灵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米歇尔认为,在完整的认知过程中,情感体验以及个体的情绪经验会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影响劳动价值内化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也认为,学生的情绪情感能力和素质是保持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的重要基础。
要将新时代劳动精神与价值观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确保所有学生全员、全程接受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可采用过程、成果、学分并重的方式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全身心沉浸到劳动教育之中。
基于行为养成活用生活实践
让劳动回归价值
从本质上说,劳动教育是把劳动观念、习惯和技能等内化的过程。内化的最佳方式是身体参与的具身性劳动,是走进真实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只有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才能磨炼出劳动意志和劳动精神,锤炼精益求精的专业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的根本特质是动手实践。比如通过学农劳动,学生们不仅能锻炼和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充分感受传统农耕文明的魅力风采,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辛,感悟这样的道理:只有顺应自然法则,遵从客观规律,遵循事物规律,讲究科学方法,才能硕果丰收。
劳动教育的理想路径是融于生活。劳动教育不一定需要专门组织,也可以融于现实生活的点滴劳动之中。教育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利用好劳动教育资源,无声渗透教育的功能。
劳动教育的进阶发展是职业教育。马克思认为:“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劳动是人本质的体现,中小学阶段开展的劳动教育是为进入社会的“自由劳动”“劳动解放”做准备。在学校开展劳动职业体验课程,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职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荣誉感,训练专注精益的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创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看来,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对象世界的,发挥创造潜能与智慧进行创造性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独特属性。新时代条件下,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须激发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劳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革命也为开展创造性劳动赋予了更多的可行性。
作者:梁国彬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