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随后,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劳动教育在各大中小学普遍开展。
2021年3月7日,一则“建议鼓励大中小学开设学农实践”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引起网友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表示,互联网条件下的城市生活,让学生们更易沉溺于电子产品,患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建议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传承“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中华社稷”根植孩子们的心田。
今年两会期间,更是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还要纠正偏颇,提质增效,在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提升劳动教育自觉。
基地条件受限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在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及其紧迫性已日益彰显。”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表示,今年两会,她提出了关于加大义务制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王晓梅说,义务制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直接承担着学生劳动教育实践锻炼的重任,一直以来学生、家长和社会都肯定这样的基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年前建成的基地受条件的局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行劳动教育要求。
基地存在现状
在调研中,王晓梅发现基地目前存在两大问题:
1.多数基地实践指导师资不足,没有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是由学校抽调除语文、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做兼职。这样做,首先指导教师对劳动教育不专业,教育质量难保证;其次,抽调多名教师后,造成大量代课,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再次,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长时间没人上,“五育”难并举,学生和家长有较大意见。
2.由于基地建设比较早,建设之初未凸显劳动教育功能,造成了户外生产劳动教育场所严重不足,有的实践基地本身就没有户外生产劳动场所,这样只看、不身临其境的基地很难让孩子们得到真正的劳动感受和劳动教育。
基地建设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王晓梅提出了两条建议:
1.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和后勤队伍。即按一定比例配备事业编制教师和配备临聘人员。临聘人员参照相关标准安排运行经费,用于弥补基地水、电、气、通讯、培训、临聘人员工资等运行经费不足。临聘人员中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担任指导教师。
2.解决各个基地“小农场”建设的用地问题。小农场是“生产劳动”实践教育的载体,是劳动教育基地必备的劳动教育设施。因此,王晓梅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采用租用或改造土地等方式,予以解决各个基地“小农场”建设的用地问题,涉及相关的经费支出由财政解决。
“我相信,有了来自政府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必将有力的推进我国义务制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向着更高、更优、更特的方向发展,惠及千家万户、惠及祖国的下一代。”王晓梅说。
(综合来源:中青在线、封面新闻、红星新闻)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