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肥胖率达12%。部分地区中小学肥胖率已经超过20%,这就意味着校园里每5个孩子里就可能有一个小胖墩,青少年超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青少年的健康意识问题,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富裕而有所改观。因此,单纯从身体健康层面,对孩子加大食育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
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普及?消费者如何提高饮食健康素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提到,食育工作势在必行。
01“食育”有待形成科学共识
与“食”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培养国民身心健康,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育”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但在我国“食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待形成科学共识。
食育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饮食教育,而更深层次的就是通过“饮食”去做多元化的教育。任何一种教育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地教授孩子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他们的某种能力。
01培养孩子们拥有健康饮食的能力
培养青少年择食力,让他们知道坐在餐桌前如何合理选择食物,如哪些菜可以多吃,哪些菜要少吃;学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零食。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通过科技互感技术学习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
通过模拟超市采购、模拟做饭、清洗食材等日常家务,培养孩子们基本的自理能力,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平和的性格。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体验模拟超市采购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料理,他需要学会如何购买食物、分配资金,还需要掌握做菜的很多道工序和多种技巧。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体验模拟烹饪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制作十三香
04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食育告诉学生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食物是有生命的,它们是用生命来供给我们的生命,如此,孩子们会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对食物存有感恩之心。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制作泡菜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体验磨玉米棒渣
05培养孩子们爱的能力
让学生和食物自然亲近接触,对食物有感恩之心,其实就是在传递爱的过程,推己及人,孩子们对大自然、对整个社会都会以爱拥抱。
学生在厚泽食育基地体验插秧劳作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1224条,新闻网站文章7182篇,移动端文章2495篇,微信公众号文章2.1万篇,微博原发、转发1.4万余条,博客39篇,论坛发帖455条。
2019年3月两会期间,多位委员、代表提出“食育”相关提案,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北京、上海、河南、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02食育帮助人们养成健康饮食观念
孙宝国认为,食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素质教育,儿童与青少年是食育的重点人群。
他提到,食育是传授食品科学知识,传播饮食文化,使公众养成健康饮食观念和行为的教育。它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最终达成科学认知、合理膳食、品鉴知礼、传承文化的教育目的。
同时,食育是开展中国特色食育符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要求,也是对公众科普的有效补充。
03用青少年辐射带动整个社会
孙宝国建议,食育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其中立法是根本。他提到,日本有先例值得借鉴。
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是世界上规定国民饮食行为的第一部法律。
日本更是在国家主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食育推进计划,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那么食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孙宝国提出,应坚定科学、严谨的态度。
无论是食育的课程设计还是读本创作,都应以内容为核心,以科学共识和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和实践基础,避免一哄而上,却良莠不齐。
食育体系的建设应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政府、学界、产业、媒体、公众需多方联动。孙宝国表示,应面向各年龄段开展食育,以兴趣为导向,重点面向处于行为和习惯养成重要时期的儿童、青少年。通过启蒙一个孩子来辐射带动整个家庭和社会,逐步推进针对成年人、老年人的食育。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厚泽食育教育基地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