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案例收集

户外失温常见十大误解,面对头号杀手致命错误千万不要犯!

2021-12-01

哀牢山四位地质工作者遇难,医生认为他们的死因是失温。


失温是人的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导致身体衰竭,甚至死亡。


对于失温,人们有很多误解。


误解一:

失温要很冷的天气才会发生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缺乏保暖的衣服,十几度的气温就可能失温冻死。户外失温发生最多的温度,在0到10度之间。


这次哀牢山遇难的四个人,他们遇难地点的气温并不太低,应该是五、六度到十度左右。


白银越野跑冻死了23位长跑运动员,当时是夏天,气温也是在五、六度左右。



误解二:

运动员和军人不容易冻死


对于哀牢山遇难者,有些人不信他们失温冻死,因为他们是军人出身,身强力壮。


事实上最容易失温冻死的,是脂肪很少的人。


体脂比越低,越容易冻死。那些大腹便便的胖子反而不容易冻死,因为脂肪是天然的保暖层。


你看看南极北极的哺乳动物,海豹,海狮,海象,鲸鱼,北极熊,全都覆盖很厚的脂肪。


白银参加越野跑的选手,都是脂肪很少的运动员。


军人和运动员在耐冻方面并不厉害,因为他们脂肪太少。


3.jpg



误解三:

冲锋衣可以保暖


哀牢山遇难者有二人穿冲锋衣。有人认为穿冲锋衣可以保暖,怎么还会冻死。


冲锋衣可以防风防雨,它只是薄薄的一层皮,所以保暖效果不好。保暖要靠抓绒、羽绒、聚酯纤维棉这些材料。


另外,冲锋衣的防雨效果的有限的,遇到长时间的绵绵小雨,冲锋衣的防雨性能就不大好。



误解四:

穿羽绒服可以保证不冻死


哀牢山遇难者中,有一位是穿羽绒服的,有人不相信他会在这个气温冻死。


羽绒服在干燥环境确实保温很好,但是如果打湿了就没法保暖。


如果你洗过羽绒服,就会知道羽绒打湿就会缩成一团,完全无法保温。在多雾潮湿、下雨的环境,羽绒很容易打湿了失去保暖作用。



误解五:

户外棉服是棉花做的


有个户外生存专家在视频里做科普:在潮湿下雨的户外不应该穿羽绒服保暖,而要穿棉服。有些读者误以为这棉服是指棉花做的衣服,这种错误千万别犯。


纯棉衣服被称为户外杀手。如果打湿了,就会变得冰冷刺骨,而且很难干燥。所以户外要避免穿棉花做的任何衣服。


只有完全不沾水的聚酯纤维才是最好的户外保暖材料,其次是羊毛。


所以户外专家所说的“棉服”,并不是指棉花做的衣服,而是指填充聚酯纤维的衣服。记住一点:所谓太空棉、七孔棉、p棉、仿羽绒棉,都是聚酯纤维,材料和矿泉水瓶子是一样的。



误解六:

雨衣可以防止打湿衣服,防止失温


雨衣几乎完全不透气,若是运动量大,出汗多,汗水无法挥发干燥,会把里面的保暖衣服打湿,再遇到突然降温,也会失温。


所以,穿雨衣的时候不可以让运动量太大,避免大量出汗。



误解七:

下雨天失温可以烤火取暖和烘干衣服


失温通常发生在风雨天。


在山里,遇到下雨,山上所有的枯枝落叶都是湿漉漉的,根本无法点燃。所以下雨失温时通常无法点燃篝火取暖和烤干衣服,想烧热水治疗失温也是做不到的。


要在下雨天生火,你要搭建庇护所,在庇护所里面用固体燃料或大块的蜡烛长时间助燃,把山上的柴烤干,才可以维持火堆的燃烧。


在哀牢山这种地方,一个普通的户外工作者搭建一个可以挡雨和烤火的最简陋的庇护所,大约需要4到6小时。所以没有带帐篷和燃料的时候,风雨天在户外生火几乎是不可能的。



误解八:

失温可以及早发现


实际上一个人轻微失温时,通常不觉得自己有危险,而是不知不觉中加重,所以经常错过救治机会。一旦到了严重失温,就可能死亡。即便送到医院救治,也有相当一部分回天无力。



误解九:

失温而死只是少数,专业人员不会犯错


实际上失温是驴友户外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也经常低估了环境危险,遇到低温和风雨交加的气候,就容易失温。


专业人士也会遭遇失温,并非不懂户外的危险,而是心怀侥幸,不愿意带太多的重量。据介绍,哀牢山遇难者的工作单位给每个人都发了全套的户外防水保暖衣物,但是他们为了工作任务携带大量的设备和工具上山,为了减轻爬山重量,就会少带一些。这条路他们以前走过,所以不会觉得自己会迷路困在风雨中。


比如引起争议的一次性雨衣,其实并非单位发给他们的标配雨衣,而是用于防止粘性草籽扎在衣服上。



误解十:

喝酒可以耐寒


喝酒可以让你产生热的感觉,但是会让你热量消失更快,丧失对身体的敏感性,更容易失温而死。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人喝醉酒睡在路边冻死,就是这个原因。


防止失温最合适的食品不是酒,而是自热食品。自热包不需要点火,加点水就可以发热,热腾腾的自热米饭还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产生热量抵抗失温。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