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暑假期间,各类中小学生夏令营、游学营、亲子营、国际营都火爆异常,而研学教育也随之火热起来。许多家长经常面临“满员”和“售罄”的尴尬。据一家高端研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他们的报名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那些热门课程基本都是满员状态。
但个例或局部的火爆是不足以代表全局的,因为市场总是在变化的。要做好研学旅行教育,就得把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想明白。在研学旅行教育的初级阶段,家长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尤其是家长的顾虑,是研学从业者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想明白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
相比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来说,中国研学旅行教育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与中国青少年人口基数相比,目前国内的的研学旅行基地数量还非常少,而那些有质量,有品牌,优秀的研学旅行机构更少。如何让更多的家庭或者孩子参与到研学旅行教育中来,如何让局部的火爆引燃全局?研学从业者就得从家长的想法入手。
一、中国家长在顾虑什么?
国内的家长对于研学旅行教育关注的点是安全,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是不会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其实,除了安全问题,中国家长顾虑的问题还有很多。
1.担心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中国家长始终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在研学基地生活,不比在家里或者是城市里,多少都会涉及到风险。孩子磕了、碰了都是小事,但是如果发生不可逆的事情该怎么办?比如吴镇宇的儿子参加《爸爸去哪儿》时,眼部和视力就留下了不可逆的损伤,这是一辈子的问题,光靠保险显然是不够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下文我们会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国外是怎么规避风险的。
2.研学旅行回来,孩子没有变化
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去研学旅行就是去玩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走出学校的自然课堂更有趣,更有学习效率。往往孩子参加完研学旅行,回家之后,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研学旅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不能因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放弃。
3.价格太贵
很多家长都是跟风报名的,事后又非常后悔,觉得10天左右的研学旅行教育,多则一两万,少则七、八千,非常不值得,这些钱基本都够孩子参加大半年的补习班了。
甚至更有家长认为,这是花钱买罪受。觉得把孩子送去研学旅行,住在小木屋里,条件差不说,还挨蚊虫叮咬,非常不值当。
4.时间冲突
家长在观念和意识上对研学旅行教育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在暑假期间,家长会为孩子选报很多补习班,比如有家长安排孩子上午学英语数学,下午学书法钢琴,时间安排的非常之满。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时间参加研学旅行活动了。如果想这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他们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5.不与高考挂钩
虽然说研学旅行教育是校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但是研学旅行既不与考级挂钩,也不与高考挂钩,导致它的功利性没有那么吸引人。
另外,研学旅行还是一个非标的东西,孩子究竟有没有学到东西,该学些什么,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可谓是见仁见智。这就好比某道菜,有人说好吃,有人说不好吃一样,众口难调。
6.不愿离开孩子
因为研学旅行教育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小学生和中学生(包括高二之前的),家长不愿意离开孩子,或者说孩子不愿离开家长,害怕孩子离开自己之后得不到照顾。有过寄宿经历的人都知道,每到周日离家上学的时候双方总是非常不舍。
二、那么了解这些顾虑之后,国内如何做好研学旅行教育?
首先要正确认识研学旅行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纠正研学旅行教育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冲突的思想,确立二者教育价值协调互补发展的观念;
第二,研学旅行教育尽可能让青少年亲身经历和体验,让其教育理念符合体验教育的基本思想,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会贯通;
第三,研学旅行教育作为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应以实践教育、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为主要范畴;
第四,通过研学旅行,让青少年在团队中历练个人心智,发展个人潜质;
第五,研学旅行教育融入党和国家的人才教育理念,培养当今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六,研学旅行教育融合生态教育理念,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和谐思想融入其中;
第七,研学旅行教育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比如安全的体系管理,同时融合探索和创新思想,户外冒险教育和生态教育应成为研学旅行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八,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将认知与实践统一于体验,真正赋予青少年学习主体的角色。
文章内容来源于河南省研学旅行综合服务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